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卡农的学钢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卡农的学钢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卡农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这首钢琴曲本身的内涵是什么?
这是因为卡农的艺术手法很独特,他的伴奏采用复调的分解和玄,从头到尾一直重复一段悲伤的分解和玄,主旋律(即右手弹奏的部分)是欢快的44拍,左右手的音经作者完美的嗒配在一起,一悲一欢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心灵的振撼很强。至于背景故事啊,感情,这个要听众自己感觉,与卡农无太大关系,只能是辅助作用。
钢琴曲《卡农》、、、创作背景?
帕赫贝尔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
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风琴师克尔的学生和助手。
1677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于1678年在爱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J.C.巴赫。
离开了艾尔特,帕赫贝尔来到伍腾堡宫廷,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常,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
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帕赫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
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
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帕赫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1706年,约翰帕赫贝尔去世,享年52岁。所以帕赫贝尔从未去过英国,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是德国人,死前不但已经嫁给了帕赫贝尔并且还生了孩子。《卡农》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不下2000个版本,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328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
“卡农曲式”从它出现至今得到了无数音乐创造者的青睐,现代音乐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入古典音乐“卡农”,令它们赋予了新的活力以及魅力。
钢琴的“卡农”什么意思?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
莫扎特十大著名钢琴曲卡农?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小夜曲(莫扎特)
莫扎特 - 游来游去的鱼儿Spelar Guro
莫扎特 - 穿梭在白云间Huldreslatt
莫扎特 - 序曲Ande
莫扎特 - 轮旋曲Noringen
莫扎特- 柔板Huldreslatter
莫扎特- Trebakken小舵手
莫扎特- 飞行的大黄蜂Huldra-Mi
莫扎特- 花仙子的花篮Olav Bergsland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帮助蝌蚪找妈妈(选自A大调小提琴第五协奏曲)
莫扎特:一幅画像(选自D大调哈夫纳小夜曲)
卡农》这首钢琴曲表达了一种安静而又美好的氛围,幸福时能听到忧伤,沉沦时能听到希望。其实《卡农》这首音乐,有时候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有时候则会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
这首曲子的创这是因为卡农的艺术手法很独特,他的伴奏采用复调的分解和玄,从头到尾一直重复一段悲伤的分解和玄,主旋律(即右手弹奏的部分)是欢快的44拍,左右手的音经作者完美的嗒配在一起,一悲一欢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心灵的振撼很强。至于背景故事啊,感情,这个要听众自己感觉,与卡农无太大关系,只能是辅助作用。
《卡农》这首钢琴曲表达了一种安静而又美好的氛围,幸福时能听到忧伤,沉沦时能听到希望。其实《卡农》这首音乐,有时候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有时候则会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是一段爱情故事:
一位钢琴家喜欢上了一位富家小姐,但是两个人却没有在一起。小姐被别人骗,以为钢琴家战死了,所以便自杀了。而钢琴家得知富家小姐殉情之后,也十分悲伤,于是弹下了这首曲子。
《卡农》这首钢琴曲没有作者,《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是一种音乐体裁,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卡农》其实并不单单指某一首曲子,它是一种音乐的形式,这段旋律可以用任何乐器表现出来。《卡农》因为没有具体的作者,再加上在民间流传开来,所以一直都是民间音乐的代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卡农的学钢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卡农的学钢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