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辅导: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主要用于四肢及手、足部伤口的包扎及敷料、夹板的固定等。包括: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8字形包扎法一用于关节附近的包扎;螺旋形包扎法—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人字形包扎法一多用于前臂和小腿等。
2、消毒:重点了解甲状腺、阑尾手术和胃切除的消毒范围;了解会阴、小儿皮肤、黏膜处用何消毒。戴手套:基本操作部分的带无菌手套,是操作前不可少的步骤,经常被考生忽略,或者只注意操作部分内容而忽视了无菌原则。电除颤:①电极位置;②用湿盐水纱布包电极;③注意安全,旁人不要接触。
3、分别为:手术区消毒、铺巾 手术刷手法 穿、脱手术衣 戴无菌手套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缝合、结扎、止血。
4、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应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辅导:常见中医病证——哮病
1、哮病与喘证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饮食不当具有特异体质的人,常因饮食不当,误食自己不能食的食物,如海膻鱼蟹虾等发物,而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归正化,痰浊内生而病哮,故古有“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醋哮”等名。 体虚及病后体质不强,有因家族禀赋而病哮者,如《临证指南医案·哮》指出有“幼稚天哮”。
3、哮证,中医学证名。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可参考参照本辨证进行治疗.【基本概述】以发作性的痰鸣气喘,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病证。主要病因是宿痰内伏肺系,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
4、哮病,中医病名。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诱发。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
5、喘息时喉间像水鸡叫声的是哮,气促不能平躺的是喘。”“哮病”作为独立病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是在明代朝鲜·许浚的《东医宝鉴》中,其中提到“气实的哮病……”此后,秦景明的《症因脉治》对哮病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6、喘证以气息论:呼吸气粗困难。 因此,喘是指气息言,喘证是呼吸急促困难,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的一种病证。哮是指声响言,哮证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哮证以喉中有哮鸣音为特点,是一种有“宿根”的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辅导:灸法操作方法
其方法是:患者仰卧屈膝,以纯白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上法施灸。加施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这种方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
针灸技术 - 毫针刺法: 基础的针灸刺入方法。 - 灸法操作: 灸疗的实践技巧。 - 其他针法如三棱针、梅花针等的使用。 - 异常情况处理和急症针灸技术的应对。 拔罐疗法 和 推拿疗法: 非药物疗法的实践应用。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旨在评估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与技能的能力。考试大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师进行测试:首先,医师需要具备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即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取信息,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辨证分析,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更为具体,分为七个章节,详细剖析了各种灸法技术:艾炷灸、艾条灸、铺灸、温针灸、天灸、非艾灸以及其他的灸法方法。每个章节都详细讲解了灸法的概念、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如何正确操作,以及各自的适应症。同时,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注意事项和使用心得,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掌握每个灸法的精髓。
一)掌握并能熟练操作中医四诊技术。(二)对常用针灸穴位有深刻理解并能精准操作。(三)掌握针灸技术,包括毫针刺法、灸法操作、特殊针法(三棱针法、皮肤针叩刺)以及处理针灸异常情况的能力。(四)具备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五)熟悉推拿技术,并能实际操作。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辅导:肝脏上界的叩诊
①以左中指的第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肝上界叩诊就是通过叩诊检查出肝上界在体表的位置,间接的判断出肝和肺的问题。如果出现肝上界向上移也就是肝上界升高,主要见于肝癌、脂肪性肝炎、肝脓肿等导致肝脏体积增大的疾病,还可以见于肺纤维化、右下肺萎缩、肺不张等导致肺体积缩小的疾病。
正常人行体格检查的时候,正常较匀称的体型患者,患者的肝脏叩诊,先从右锁骨中线从上往下进行。肝脏的上界为第五肋间,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和右侧肋缘下的交点处,两者之间的距离为肝脏的上、下径。其范围大概在9-11cm之间,一般不大于12cm。
正常肺下界及其改变:叩诊肺下界时,一般先叩右侧、后叩左侧,在平静呼吸时,自上而下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下角线等各垂直线进行叩诊。除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音由清音先变为浊音(称肺肝界,即肝上界),后由浊音变为实音处为肺下界,在其他垂直线上由清音变为实音处,即为该垂直线上的肺上界。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辅导:热淋的临床特点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小便频数涩痛,少腹拘急引痛为主症,诊断为淋证。患者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口苦,呕恶,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辨证热淋。其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发热、恶风1天; 鼻塞、喷嚏、咽痛、微咳; 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胸片:T:36℃。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WBC0×109/L,中性70%。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
中医实践技能及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试题、中医实践技能及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